开展“传帮带”活动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13-07-05 17:15:43


    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我如愿进入新野法院工作。虽然来到我院仅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但从院里每次组织的活动中,从领导每个关心的电话中,我深切感受到了新野法院的热情和院领导对新进人员的关怀。特别是这次针对新进人员开展的“传帮带”活动,更是对我们莫大的鼓励,增强了我们做好工作的信心。

    这次会议让我受益匪浅,不仅见识了我院领导渊博的知识,而且对我自己也有很大的启发。

    一、端正态度,做好人

    作为一名从事法院工作的公务人员,首先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我们只是社会中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没有比他人更高的特权,也没有比他人更高的地位。尤其是在如今公务员竞争激烈的时期,我们只是比其他同龄人提早进入了该队伍,并没有任何特殊之处。因此我要学会用平常心善待他人,善待工作,始终保持一个平和心态。只有这样,我们在对待当事人的时候,才能做到平等对待,才不会用有色眼镜来看待他们,更不会漠视他们的权利。其次,要保持一颗感恩心。感恩我的父母,因为是他们给了我生命并把我养育成人;感恩社会,因为是社会成就我们每个人的成长,使我们成为了可塑之才;感恩工作,因为是工作给了我生活来源,并体会到了职业的快乐,追求到了人生的价值。当然,我们也要感恩每一起案件,每一位当事人,是他们的血和泪,敲响了我们做人的警钟,带来了做人的启示,使我更加珍惜自己的每一刻幸福。

    二、加强学习,做好事

    几年法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使我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这些单薄的理论需要实践支持才能发挥作用。要时刻不忘学习才能应对纷繁复杂的法律实务。搞好学习的前提是具备较好的“悟性”。很多法律前辈告诫我,上班如上学,可能同一天工作,但若干年后,就会分出不同层次。原因就在于是否具有悟性。这就需要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不断的思考、总结,做一个“有心”人。在处理事务时,善于用法律思维来考虑;处理问题时,善于用法律智慧来解决,不断提高自己的悟性,不断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法律是一门社会科学,根基于社会生活,伴随着社会层出不穷的问题,往往会有一些新颖事物出现。因此一定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努力提升自己的素养,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很多前辈告诉我,在学校学到的东西在工作中可能只会用到20%,而很多工作中需要用到的知识又不具备。这就需要学习,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才能汲取丰富的营养,才能使自己不断适应新情况。在现实中,有很多法官他们可能学历不是很高,但他们储备了丰富的法律知识和实践经验,具有很高的处理实务的能力。原因在于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因此我们一定要做到“学无止境”,做到终身学习。

    三、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精细、高效、尚法、清廉作为我院的精神,是我必须牢记并发扬的。法院工作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必须慎之又慎,不得有一丝马虎。在会议上,不少领导数次强调细节决定成败,也举例讲了一些工作疏漏之处。也许我们不是当事人,无法感同身受。但这错误不但给当事人带来不好的后果,更对我们法官队伍产生了负面影响。作为法院的一名工作人员,我们要时刻铭记自己的重任,在工作上严格要求,坚决杜绝错误的出现,把不良影响减小到最低。

    上述的体会可能很肤浅,但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会做一个有心人,对工作有更深层的理解和体会。                            

责任编辑:wl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