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故事】“家,还是完整的好”

  发布时间:2025-09-22 17:34:52


夏末秋初的一个上午,阳光洒满河南省新野县上庄乡的一处庭院,小李手里择着菜,笑着对来回访的新野县人民法院上庄法庭庭长杨焕说法官,多亏您上次的开导,我们现在天天一起做饭,俩孩子也笑得比以前多了!”看着两人亲昵的模样,谁也想不到,一周前,他们还曾在法庭剑拔弩张,吵着要离婚。

小李和小张结婚多年,育有两个孩子,可不知从何时起,曾经的温情被生活枷锁和沟通不畅逐渐消磨“他心里只有工作,家里啥也不管,这日子没法过了!”小李渴望陪伴,小张却觉得“拼命挣钱就是对家负责”,沟通的鸿沟越拉越大,小李最终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婚姻不是独角戏,得俩人搭台唱戏。这案子要是简单判离,俩孩子咋办?”上庄法庭庭长、员额法官杨焕拿着卷宗,决定试着解开这对夫妻的心结。

第一次电话调解,刚接通就炸了锅。“我没日没夜地干活,拼命挣钱,回来还得看她脸色!小张的声音带着疲惫的怒火。你关心这个家吗?孩子家长会你去过几次?小李的哭声混着指责,没说几句,电话“啪”地被挂断。

几天后的庭前调解,气氛更僵。调解室里,小李态度决绝,斩钉截铁地说道:法官,您别劝了,这婚必须离!小张听到这话,瞬间红了眼睛,猛地站起身,声音发颤:“我起早贪黑干活,不是为了这个家吗?不就是想让你和孩子过得好吗?你说离就离,孩子以后没完整的家,你忍心吗

提到孩子,小李的眼圈一下子红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但还是坚持自己的决定“这样冷战的家,对孩子更不好!”

杨焕看在眼里,知道俩人心里都有气,但也都没放下这个家。如果直接判离,官司结了,家却可能真的散了。于是,杨焕决定,必须再试一次。

第二次调解中,杨焕及其团队成员没急着谈法律条文,而是给俩人倒了杯热水:“咱们先不说离不离,聊聊孩子吧。”

聊起孩子的可爱与依赖,小李低下头,肩膀微微颤抖,小张也坐了下来,沉默不语。杨焕趁机开导双方“婚姻就像种地,光靠一方浇水施肥不行,得俩人一起除草、捉虫,才能长好庄稼。你们一个忙着‘挣钱养家’,一个盼着‘贴心陪伴’,都没说错,就是没找对沟通的法子,你们的孩子是那么乖巧懂事,家,还是完整的好

这番话,像钥匙一样打开了双方尘封的心门。小李哽咽着说“其实…… 我不是真要离婚,就是觉得他心里没我。” 小张赶紧接话,声音放软:“是我不好,光顾着工作,忽略了你和孩子。以后我多花时间陪陪你们,行吗?”俩人达成一致,决定为了孩子,也为了彼此,再给婚姻一次机会,共同努力

调解结束那天,阳光正好。夫妻俩手牵着手走出上庄法庭,小李回头笑着说:法官,谢谢您,我们会好好过的!

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法院上演。法院不仅是居中裁判的司法者,也是家庭温情的修复者、百姓幸福的守护者。

“老百姓的家事,就是我们的大事。” 杨焕说,“一纸判决能了断纠纷,但用心调解能温暖人心。咱们法官多费点劲,群众的日子就能更顺心。” 阳光下,上庄法庭“人民法庭”的牌子,显得格外明亮。

司法之力,不仅在于判决,更在于化解;不仅在于明辨是非,更在于修复人心。把群众的揪心事当成自己的家事,将“如我在诉”的意识融入每一个办案环节这才是真正的人民法庭”,才是让法治阳光真正照进群众生活的地方。

家,还是完整的好。

文章出处:新野县人民法院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