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欠款十天追回!新野县法院高效调解一起劳务合同纠纷

  发布时间:2025-09-22 18:47:30


“法官,感谢你们这十天来的耐心调解,这事儿困扰我五年了,现在终于圆满解决了,为你们点赞!”日前,河南省新野县人民法院上庄法庭仅用十日便成功调解一起跨越五年的劳务合同纠纷,促成被告当场向原告支付6000元劳务费,不仅为劳动者追回拖欠已久的报酬,更以司法温情化解双方矛盾,实现“案结事了人和”,赢得双方当事人的真诚感谢和认可。

这起纠纷的源头要追溯到2019年11月,当时,原告经被告介绍承接了当地一家饭店的水电装修工程,施工期间按照约定推进,完成工序。可工程交付后,被告以“饭店频繁漏水系施工质量不达标”为由,拒绝支付剩余7000元劳务费。原告多次上门沟通,提出检修整改漏水部位,被告拒绝协商,最终这笔款项就此搁置。

2021年,被告因自家房屋装修再次联系原告,双方口头约定由原告负责水电改造及简单装修,完工后结算费用。原告念及此前合作渊源选择信任,按时保质完成工作,但此次仍剩余1400元劳务费未结算,两笔款项合计共8400元。

此后几年,原告从未放弃追讨。他通过微信、电话反复联系被告,可被告以“经济困难”、“质量问题未解决”等理由搪塞推诿,拒不履行支付义务。随着时间的推移,家庭经济压力让原告愈发焦虑,在多次协商无果后,他最终选择向法院提起诉讼,寻求法律帮助。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第一时间阅卷,梳理案件时间线、款项构成与争议焦点。在与原、被告初步沟通时,法官发现双方虽有矛盾,但存在协商基础,原告认可施工可能有细微瑕疵,被告也承认拖欠款的事实,分歧仅在付款金额。考虑到标的额不大且双方曾有合作,直接判决可能加剧矛盾、增加执行难度,法官决定优先采用调解的方式化解争议。

调解过程中,法官采用“背靠背”沟通策略。面对被告,先倾听其对施工质量的不满并表示理解,再结合《民法典》中劳务合同履行、价款支付的法律规定释明,指出“即便有轻微瑕疵,也应协商整改或扣除合理维修费,而非拒付全款”,同时告知长期拖欠的法律后果,包括需承担案件受理费、影响个人信用等;面对原告,则从实际维权成本出发分析,说明若坚持全额追讨8400元,可能需要进行施工质量鉴定,不仅耗时久、产生额外费用,结果还存在不确定性,建议其在合理范围内让步以快速拿到款项。

连续十日里,法官始终保持耐心,无论工作午休还是周末休息,只要双方有沟通意愿,都会及时回应,逐一解答法律疑问、化解顾虑。最终,被告认识到自身违约行为,理解原告作为劳务者的不易,同意一次性支付6000元;原告也体谅被告经济状况,自愿放弃剩余2400元。双方在微信中达成调解,被告通过微信转账及时付款,这起持续五年的劳务纠纷就此圆满落幕。

这起纠纷的圆满解决,不仅是上庄法庭践行“司法为民”理念的具体实践,更凸显了调解在化解民间纠纷中的独特价值,无需冗长诉讼程序,以柔性沟通平衡双方诉求,用司法温度抚平矛盾裂痕。今后,上庄法庭将继续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立场,以更高效、更温情的服务为群众排忧解难,为辖区社会和谐稳定筑牢司法保障防线。

文章出处:新野县人民法院    


 

 

关闭窗口